数字导航 服务指南 | 普 通| | 政策资讯 | 招生计划 | 历年真题 | 成 教| | 政策资讯 | 历年分数 | 自考| | 招生院校 | 开 放| | 招生院校 |
专升本| | 考试大纲 | 历年分数 | 备考资料 | 专升本| | 招生计划 | 在线报名 | 本科| | 在线报名 | 专升本| | 在线报名 |
当代中国学术的国际传播研讨会举行发表时间:2019-10-16 10:35 4月2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和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学术的国际传播研讨会暨《中国思想史》《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英文版中国首发式在复旦大学举行。
《如何提高国际出版的成功率》主题发言。他坦陈,“好的作者是学术出版社的灵魂和生命,葛兆光教授的英文版《中国思想史》(第一卷)荣获美国Choice杂志2014年‘杰出学术奖’,这是在学术出版社中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誉之一。”
《中国思想史》作者葛兆光教授向译者和出版社真诚致谢的同时,认为所有翻译成外文的著作实际上是作者和译者共同再次创造的一个过程。《中国思想史》英文版上架欧美最重要的学术机构和重要图书馆,赢得了海外口碑,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作者陈建华教授认同找对翻译者是“需要运气”的,他在美国看到很多从法语、德语翻译过来的学术著作,但是对于中文来说,确实需要有一个阶段的认知与转化。这个过程中的确存在文化语境之间的某些障碍,需要加以打通。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葛剑雄教授表示,中国的学术成果因未被翻译出去而导致作用有限。葛剑雄认为,“扩大中国故事影响力”的需要和“显示学术水平”的需要应该分开来,“学术水平高,不等于发行量要大,两者应当有所区别,这样才是对我们学术支持,才能花得对经费,才能让作者和译者的精力放在真正的地方。”
研讨会现场,就如何通过图书外译出版这一途径在国际舞台上有效传播中国学术,与会专家们慷慨陈词、各抒己见。复旦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王卫东作总结发言称,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讲好很重要,主要牵涉两件事,一是如何选书、如何译书,二是找谁翻译,这两件事是最重要的。 |